top of page
搜尋

分手後還能當朋友嗎?小心淪為「工具人」



分手之後還能否當朋友?這是一條充滿爭議的問題,也是一個很多人曾經自問過的情境。


尤其當感情結束後,對方仍不時聯絡你,問你意見、訴說近況,甚至在深夜打電話求安慰時,你開始懷疑:「我們是不是還有點什麼?還是…我只是他習慣依賴的那個人?」

很多人會說:「分得乾淨的人,才是真愛過。」也有人相信:「我們不一定要當情人,當朋友也很好。」但你要知道,不是每段感情都適合轉換成友情,更不是每一個分手後保持聯絡的人,都還懷著純粹的善意。


當一段感情結束後,彼此的身份和界線應該一併清理。不是你要變得絕情,而是因為沒有界線的「友誼」,往往會讓其中一方不自覺地再次付出,甚至掉入「工具人」的角色——繼續幫對方解決情緒、陪伴孤單、替他扮演「有事可以隨傳隨到」的存在。

最危險的是:你可能以為這是照顧與體貼,他卻只當成理所當然。

他不愛你了,但仍然讓你留在生活裡填補空虛;你以為只要表現得夠成熟,夠「不計較」,有一天他可能會重新看見你。但事實是,你愈努力扮演那個體貼的「朋友」,你就愈離真正的自我愈遠。


友情和愛情的界線,一旦模糊,就很容易演變成一場單方面的消耗。你會對他的訊息時時回覆,怕他情緒低落、怕他寂寞;你明明不再是他的另一半,卻比他的現任還要貼心。你不是朋友,而是他情感的備胎、精神上的過度依賴。

這樣的關係,表面上是「成熟地維持聯絡」,本質上卻是「還未真正放下」。而你一直以為自己夠清醒,其實只是找不到拒絕的勇氣。

如果一段關係不能給你自由與平等,那就不是友情。真正的朋友不會讓你心累,更不會讓你陷入反覆猜測與委屈中。


張愛玲曾經說過:「分手了還可以當朋友只有兩種可能,一是兩個人從來沒真心愛過,二是至少有一方還願意默默地為對方付出。」



 
 
 

Comentários


bottom of page